182. 趣谈网络协议
第三讲 ifconfig:最熟悉又陌生的命令行
看IP地址
ipconfig
ip addr
IP地址分类

==记住私有IP地址范围==, 平时我们看到的数据中心里,办公室、家里或学校的IP地址,一般都是私有IP地址段.

无类型域间选路(CIDR)
建议使用二进制理解更加方便
格式:
<IP>/<n>
, 数字n代表: IP地址的前n位为网络号, 后 32-n 位为主机号广播地址: 将网络号化为二级制, 然后后面都设置为1
子网掩码: 二进制下, n个1, 后面32-n个都是0, 然后转为10进制就可以了
将子网掩码和IP地址按位计算AND,就可得到网络号.
例子:
10.100.122.2/24
网络号:
10.10.122.0
主机号: 2
广播地址:
10.10.122.255
子网掩码:
255.255.255.0
而整个网络里面的第一个地址 网络号+00..01
,往往就是你这个私有网络的出口地址; 网络号+11..1
就是广播地址.
MAC地址
在linux终端执行ip addr
, 得到如下信息
1 | 1: lo: <LOOPBACK,UP,LOWER_UP> mtu 65536 qdisc noqueue state UNKNOWN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|
说明:
link/ether
: MAC地址- 是一个网卡的物理地址,用十六进制,6个byte表示。
- MAC地址的作用范围是子网内, 即具有相同网络号的主机间通信
scope
global
: 说明这张网卡(wlx986ee8241375)是可以对外的,可以接收来自各个地方的包host
: 说明这张网卡(lo)仅仅可以供本机相互通信lo全称是loopback,又称环回接口,往往会被分配到
127.0.0.1
这个地址。这个地址用于本机通信,经过内核处理后直接返回,不会在任何网络中出现。
net_device flags
: 网络设备的状态标识, 如这里的<NO-CARRIER,BROADCAST,MULTICAST,UP>
mtu <1500>
: 最大传输单元为1500, 这是以太网的默认值. MTU是二层MAC层的概念qdisc
: queueing discipline,中文叫排队规则。内核如果需要通过某个网络接口发送数据包,它都需要按照为这个接口配置的qdisc
(排队规则)把数据包加入队列。最简单的
qdisc
是pfifo
,它不对进入的数据包做任何的处理,数据包采用先入先出的方式通过队列。
第四讲 DHCP与PXE:IP是怎么来的,又是怎么没的?
配置IP地址
使用 net-tools
1
2$ sudo ifconfig eth1 10.0.0.1/24
$ sudo ifconfig eth1 up使用 iproute2
1
2$ sudo ip addr add 10.0.0.1/24 dev eth1
$ sudo ip link set up eth1